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一零一章 李祺受命 秀蕓北上

關燈
李覆順不忍心親自動手,便示意手下人動手。

胡安還想說什麽,但是憤恨此人已久的義軍將士不容他多說一句話,一起上前,將胡安亂刀砍死。

李覆順讓手下人給他尋了個地方埋了,然後打掃戰場,一切忙完天已經放亮。

耿諸葛怕臨近州府得知消息派兵來圍剿,連忙讓大家趕緊撤退,各自藏身而去。

黃大興帶著少許逃脫的清兵回到京城,找到小爺李祺,將胡安戰敗全軍覆滅的事向她秉明了。

李祺聽說自己的姑父胡安被亂黨亂刀砍死了,心中憤恨,拍案而起,發誓要讓亂黨血債血償。

胡安的夫人,李祺的姑母聽聞此消息哭得死去活來,她要求李祺一定要打敗亂黨,將胡安的屍體接回京城安葬。

同樣氣憤的還有康熙小皇帝。

康熙小皇帝聽說胡安戰死了,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。

大家七嘴八舌,有的主張招安,有的主張圍剿,康熙皇帝一時間難以定奪。

索額圖建議道:“皇上,胡安生前雖然是剿亂統領,但是真正帶兵剿殺亂黨的其實是副統領李祺,此人足智多謀,很會用兵,每戰必勝,自從做了九門提督,此人雖然還兼任剿亂副統領之職,但是並未真正參與作戰,我覺得剿亂大任非他莫屬。”

康熙覺得索額圖說的話非常有道理,於是下旨任命李祺為剿亂統領,黃大興為副統領,九門提督一職交由他人暫代,命他們從京城禁衛軍中抽調精銳部隊五千人,加上李祺原部下五千人,組建新的剿亂部隊,抓緊訓練,克日出發,剿滅亂黨。

李祺接到聖旨不敢怠慢,連忙召集手下人開會,商議如何破解明義社和順義社的聯合。

黃大興因為臨危逃命,回來後遭到大家白眼,李祺也因為他不顧主將胡安生死而自行逃命深表不滿,正打算撤職查辦他呢,沒想到,皇上聖旨卻讓他當剿亂副統領,知道黃大興一定是使用了不少的金銀,否則不會有人建議讓他當這個副統領,既然皇上有旨自己也不好將他怎樣。

黃大興也知道大家對他臨陣脫逃心懷鄙視,於是主動請纓爭當先鋒。

李祺說道:“黃大人不必心急,亂黨新勝,士氣正旺,此時出兵不利於我軍勝利,你且組織操練兵馬,何時進兵我自有主張。”

康熙皇帝召見李祺,詢問新軍訓練情況,李祺如實回奏。

康熙說道:“如今兩股亂黨合在一處,勢力龐大,李統領可有勝算?”

李祺笑道:“皇上,上將伐謀,我只需略施小計,便足矣讓明義社和順義社的亂黨再次分裂,到那時,我們再出兵圍剿必獲全勝。”

康熙皇帝說道:“李統領如何用計?”

李祺微微一笑回道:“皇上,此計甚密,不便透露。”

康熙也是熟讀兵書之人,知道用兵之道,當以機密為要,因此也不再多問。於是岔開話題說道:“李統領就要帶兵出征了,九門提督一職打算薦舉何人代為掌管?李統領可有妥帖的人選?”

李祺想了想說道:“皇上,我正要稟報此事,李祺也是凡人並無分身之術,一人難以身兼兩職,李祺心中確有一個合適的人選。”

康熙小皇帝說道:“李大人說來聽聽。”

李祺說道:“臣舉薦統領府總管,聖上新封的龍禁尉柳彥奇擔任九門提督一職。”

康熙皇帝想了想說道:“柳彥奇武藝高強,又在李統領門下磨練過,應該是不二人選,只是,他此時不在京城……”

李祺有意舉薦柳彥奇,就是想他能夠早日步入仕途,從而體驗到當官的好處,盡快從骨子裏脫離順義社,這樣自己就可以很快公開自己的身份,和他走在一起了。

李祺見康熙因柳彥奇不在京城而要將九門提督一職交給別人,心中很是著急,忙說道:“既然皇上也覺得柳彥奇是不二人選,就當將此重任交給柳彥奇,柳彥奇雖然現在不在京城,不出月餘,也該回來了,皇上若真心將此重任交給他,李祺願意再兼管數日,等到柳彥奇回京,李祺便全權交給他如何?”

康熙是個聰明人,知道李祺極力薦舉柳彥奇必有他的用意。康熙當然不知道李祺心中的真正用意,他以為李祺極力薦舉柳彥奇,無非就是想安排自己的心腹,用以擴大自己的實力,便於以後結黨營私,康熙對於官員舉薦唯親,舉薦唯親信之事非常反感,如此養成氣候,日後朝廷便很難駕馭了,因此心中不悅,康熙雖然心中不悅,但是現在李祺擔負剿亂重任,自己也不好表露出來,只好說道:“既然李統領極力推薦,那這件事就這麽定了,等柳彥奇回京再說,九門提督的事李統領繼續暫代。”

李祺心中高興,叩首謝恩。

喬雨生雖然也逃了出來,但是一個人力戰四大護法,也是受傷不輕,經過數日調養身體已經恢覆了大半。

喬雨生要求隨軍出征,李祺因師父重傷還沒有完全康覆,恐怕師父有什麽閃失,便讓他留在了統領府繼續養傷。

李祺這邊操練兵馬準備出征暫且不提,再說明義社和順義社的義軍。

圍攻胡安大獲全勝,義軍將士士氣高漲,大家強烈要求借此機會舉旗起義,公開招募兵馬,然後攻城掠地,揮師京城,活捉康熙。

一說共舉義旗,兩社發生了分歧,明義社要求舉大明旗幟,順義社則要求舉大順旗幟。明義社的人說道:“你們順義社有什麽資格舉旗,在我們大明朝的眼裏,你們就是叛亂的賊黨。”

順義社的人哪裏肯依,說道:“你們大明朝早就覆滅了,別忘了,是我們大順天子攻下的京城。你們不過是亡國之奴,你們有什麽資格舉義旗?”

明義社的人說道:“你們比我們好不到哪去,李自成才做幾天皇帝,還不是被清軍圍困在九宮山,從此不知去向”。

順義社的人說道:“你們明義社好不懂得感恩,這次要不是我們順義社出手相助,恐怕你們早就被胡安一舉剿滅了,你們現在看不起我們順義社了,你們這就是恩將仇報。你們還要舉旗?你們有什麽資格舉旗起義?這次你們明義社能夠脫險,完全是我們出手相救的結果,否則,明義社的人恐怕早就被胡安一網打盡了,人都沒了,你們還舉個鳥旗,起個鳥義。”

明義社的人哪裏容得他們這麽說,說道:“別以為你們順義社這次出手完全是在幫助我們,我們若是被胡安滅了,你們也好不到哪裏去,大家不過是相互借力,互為犄角而已,有本事你們當初別撤退啊,為啥不迎著胡安和他們決一死戰?說白了還不是害怕被胡安一鍋給端了嗎。這次若不是我們明義社吸引住了胡安,恐怕求救的就是你們順義社了。

順義社的火龍旗旗主劉百天因明義社的人鄙視順義社,說他們不過是亂賊匪類,心中氣惱,抄起自己的兵器彎月斬便向對方攻了過去。

對方也不示弱,一擺手中亮銀槍便和劉百天戰在了一處。

順義社的人一看他們二人動起了手來,便紛紛亮出了兵器,仗著人多,便將明義社的人給圍困住了。

耿諸葛見雙方越吵分歧越大,這會兒又動起了手,恐傷了和氣,若聯合失敗,那對他們雙方而言,可都是滅頂之災。於是極力勸阻,雙方已如水火,恐再難意見統一,若不是李覆順出面制止,恐怕要打出人命來了,一番吵嚷之後,雙方不歡而散。

田久等人問李祺軍隊已經集訓數日,為什麽遲遲不進兵。

李祺說道:“不著急,我早就在順義社和明義社內安插了眼線,讓他們極力挑撥明義社和順義社產生分歧,離間他們,讓他們相互仇視,只有他們解除聯合,各自為戰我們才有勝算。”

黃大興說道:“小爺向來用兵詭道,從無不勝。”

李祺說道:“剛剛接到線報,此計已經奏效,我已經吩咐他們再燒一把火,等這把火燒過了,我們便可以進兵了,到那時大家只要齊心合力,必能一舉剿滅亂黨,升官發財不在話下。”

大家齊呼小爺英明。

馬思明走了快有月餘了,這日鏢局來了一位蒙古人,說有趟鏢要押往塞北。

於正威說道:“時令已經冬日,塞北早已經飛雪連天,而且路途遙遠,這趟鏢我們不能接。”

來人很是執著,說道:“放眼京城各大鏢局,我們唯一能信得過的只有揚威鏢局,希望總鏢頭能夠好好考慮考慮,辛苦費我們自然是很豐厚的。”

於正威因為得知康熙任命李祺為剿亂統領,正在訓練軍隊,不日即將出發去圍剿明義社和順義社,他知道此人善於計謀,唯恐明義社吃虧,他決定盡快出發,去給朱久興送信兒,同時,助他們一臂之力。因此更加不願意接這趟遠鏢。

於秀蕓卻堅持要接這趟鏢,說道:“此去關外,雖說路途遙遠,又是東令時節,關外早就大雪紛飛,但是對方給足了時限,半年時間,往返有餘,況且籌資豐厚,值得一走,希望父親好好考慮考慮。”

母親尹秀香知道於秀蕓的心思,她其實是想去關外尋找馬思明。而這趟鏢正好是押往科爾沁部的,因此她才極力要接這趟鏢。

尹秀香明白,女兒已經離不開馬思明了,他已經成了女兒一生的牽掛。如若極力勸阻女兒放棄這趟鏢,女兒必然會心中難過,因為自從馬思明離開京城北上,女兒便整日茶飯不思,心事重重,臉上很少流露出笑容,那彭啟德來找她說話,她心煩的不行,還當眾用話頂撞了彭啟德,這在馬思明來之前,可是從未有過的。

劉小翠找她指導武藝,她也懶得和她詳說,每次只是應付了事,弄得劉小翠跑去尹秀香那裏去告姐姐的狀。

尹秀香是過來人,自然知道女兒的心思,他一心牽掛著北上的馬思明,可是,又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去塞北草原去尋找馬思明,如今有了一趟押往科爾沁的鏢,這正合了於秀蕓的心意,她豈能不強烈要求父親接下這單生意。

尹秀香既然看透了女兒的心思,自然不想讓女兒失望,於是對於正威說道:“既然秀蕓要接,就接下也是無妨,如果你不放心,我同蕓兒多帶些人手一道押送,正好思明也在科爾沁,我們去了也有個照應。”

尹秀香故意說出了馬思明正好也在科爾沁的話,就是明著點於正威,讓他清楚女兒為什麽要接這趟鏢。

其實於正威也早就看出了女兒的心思,只因他要去幫助總舵主,而此去科爾沁路途遙遠艱辛,說道:“我倒是不擔心蕓兒押鏢的事,義軍殺了胡安,康熙震怒,如今朝廷已命李祺為剿亂統領,此人足智多謀,用兵詭道,而且心狠手辣,不好對付,我打算前去支援總舵主,因此不想蕓兒遠行。”

尹秀香明說道:“其實蕓兒的心思不在這趟鏢上,思明走了也有一個多月了,她大概是關心思明所以才要接下這單鏢的。”

於正威聽她這麽說,想了想說道:“他們也都到了昏嫁的年齡,等他們都從關外回來,我們就為他們舉行婚禮,這回不由他們同意不同意都要辦,畢竟蕓兒比思明大,等不得的。”

尹秀香說道:“我也是這麽想的。”

於正威說道:“那就去吧,只是她自己帶人去我還是不很放心。”

尹秀香說道:“我同蕓兒一起去,再多帶些幫手。”

於正威說道:“這樣也好,你們母女二人相互也好有個照應,再多帶幾名得力鏢師。”

得到了父親於正威的同意,於秀蕓接下了這趟鏢,挑選了十幾名精壯鏢師,一切打點完畢,便同母親一起啟程了。

臨行,夫妻二人似乎都有話要說,又不知該說些什麽,最後只是相互囑咐一番,才依依不舍地各自上路。

於正威和尹秀香夫妻二人誰也沒有想到,此次分別竟然成了他們夫妻二人的永別。

:。: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